以下是关于DH71模具钢的全面技术解析,综合其核心特性、应用领域及加工要点:
🔍 一、核心特性
成分与性能
化学成分:
碳(C: 0.28~0.38%)、铬(Cr: 2.50~3.50%)、钼(Mo: 2.50~3.00%)、钒(V: 0.40~0.70%),低硅锰设计(Si/Mn ≤0.50%)优化韧性。
纯净度:经电渣重熔工艺,组织均匀,杂质含量低(P/S≤0.030%)。
高温性能:
600℃下硬度保持43-51 HRC,抗热疲劳性显著优于H13钢。
耐受温度骤变,长期工作温度≤650℃。
核心优势
高韧性:冲击功优于传统热作钢,抗压强度≥1800 MPa,减少压铸冲击开裂风险。
耐磨性:热处理后硬度达55-60 HRC,耐熔融铝液冲刷损耗率低。
加工友好:
退火态硬度≤229 HB,切削效率高(较SKD61提升25%)。
抛光可达镜面效果(#10000级,Ra≤0.01μm)。
️ 二、典型应用领域
压铸模具
铝合金压铸:汽车发动机壳体、结构件等大中型模具,寿命超百万模次。
镁/锌合金压铸:浇口套、模芯,耐受600-700℃熔融金属冲击。
精密模具与工具
注塑模具:高光洁度部件(手机外壳、车灯透镜),依赖镜面抛光性。
热冲压/挤压模:铜/铝合金成形,抗蠕变变形能力突出。
冷作工具:修边刀、精密冲裁模刃口。
🔥 三、加工与热处理要点
热处理规范
淬火:1020-1050℃奥氏体化后空冷,硬度50-53 HRC。
回火:550-600℃二次回火,调控至工作硬度43-50 HRC。
表面强化:氮化处理表层硬度达650-700 HV,寿命提升40%。
关键工艺控制
粗加工后需650℃×2h去应力退火,避免变形。
避免电火花加工后未回火导致的微裂纹风险。
🔄 四、选型建议与对比
场景 同级材料 优势差异
大中型铝合金压铸模 H13/SKD61 DH71韧性提升20%,抗热疲劳性增强30%
高光注塑模 NAK80 抛光性接近,成本低15%
供应规格:
预硬模块(HB 220)、圆棒(Ø16-300mm)、精磨板材。
💎 总结
DH71以“高韧性+抗热疲劳”为核心竞争力,成为大中型铝合金压铸模的首选。其电渣重熔工艺保障组织均匀性,预硬态特性显著缩短制模周期;选型时优先考虑高温冲击工况(>600℃),成本敏感场景可选H13,但需妥协寿命与抗龟裂性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名鼎配资-杠杆配资网站-中国股票配资官网-什么地方可以股票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